|
在古代,藏书是一门学问。从清代孙从添的《藏书纪要》与叶德辉的《藏书十约》记述的详尽方法中,可窥一斑:
藏书于石仓以防火;藏于高楼以防潮;将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汁液或矿物质染于纸上,例如黄柏、花椒甚至有毒的红丹(四氧化三铅),以防霉防蛀;到了唐宋时期,公家藏书每年例行要根据所在地域,选择在适当的天气进行曝书,称为“曝书会”。曝书后必须凉透才能入藏,否则反而会损坏图书或容易生虫。
而这些历代辛苦保存下来的古籍,在今天的电子时代遇到了新的命题——古籍档案数字电子化。
电子化不但便于古籍查阅使用,且大大降低其损毁的风险。但是,如何实现从脆弱久远的纸质记载到电子版的“穿越”?
由于古籍多为线装且纸张脆弱,不能进行书籍分拆和大力按压,因此很难采用一般的复制方式。人工录入当然是方法之一,但其缺点是错误率远高于一般纸质物。古籍中的形近字、同音字、生僻字以及文意的艰深,都极易造成输入错误,给研究者和爱好者带来误导。另一方法是数码相机拍摄,但所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
2005年,专门保存明清两代中央机关档案及皇室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采用了先进的书刊扫描仪进行古籍扫描,将大量明清两代的古建筑资料电子化,其中多为孤本和珍品。扫描的优势是不但文字准确,而且保留了古书的原有风貌。
2006年,重庆图书馆启动了“民国档案数字化”工程,同样使用书刊扫描仪扫描的方式将全馆9万多册民国图书、期刊全部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读者通过电脑可以浏览民国时期尘封的历史,而不必担心损毁到那些老化的书刊。
同一年,为了保护西藏天文历算学古籍资料,西藏天文历算工作人员历时两年,将从布达拉宫等地收藏的具有千年历史的约12万页历算古籍资料扫描成了电子资料,使这些珍贵的古老资料得到更妥善的保存。
从2008年至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对古籍的保护予以高度重视。古籍扫描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比翻书还快的扫描
不过,一般的书籍扫描录入早已不新鲜,高效扫描才是研究者们致力的方向。
Book2net kiosk书刊扫描仪核心部件是一个高速工级CCD,每0.3秒钟可以进行一张A2幅面图书的扫描。这意味着,只要有人拿着书在扫描仪前将书一页页翻开,就能以每分钟170页的速度进行扫描。其实,这一两年推向市场的书刊扫描仪,已经在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上远远超过以往的平板扫描仪。书刊扫描仪还胜在工作强度和使用寿命。一台中高端的书刊扫描仪可以完成3亿次扫描工作,可以24小时×7连续工作而不会损坏。
效率高于一切
从篆抄到复印到扫描再到古籍书刊扫描——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具体而繁重的任务时,人们对效率的要求已压过了一切。
除了珍贵古籍,政府官员的个人档案、成堆的高考试卷、长长短短的金融票据、老单位里堆满房间落满灰尘的各种资料⋯⋯如此之多的纸质信息,都需要妥善保管、便于调取。
资料显示,中国还有60%的资料没有电子化,并且每天还在产生新的纸质信息。这些都决定了古籍书刊扫描仪日后广阔的应用空间。
书刊扫描仪如何将阅卷老师从高高堆着的试卷中解放出来?
讲究高效的金融行业,也是书刊扫描仪应用最多的行业之一。
|
产品规格
扫描幅面 620 x 430 毫米 (>DIN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