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扫描仪:古籍整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
书刊扫描仪、古籍扫描仪、全自动书刊扫描仪、古籍数字化、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图书馆扫描仪,期刊扫描仪、书籍扫描仪
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古籍文献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它是先祖留下的珍贵精神食粮,对后人进行历史研究和传统文化继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以及某些人为因素,大部分古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这严重影响了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利于文化保护。古籍数字化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将纸质文献转为电子文档,通过光盘、因特网等媒介来保存和传播。这是古籍整理领域的全新发展方向和重要研究课题。
1.数字化技术对古籍整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数字化图书馆依托于因特网,结合各种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集收集、校核、整理、保存等各种数字化服务于一身,极大弥补了传统图书馆在文献整理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古籍整理而言,数字化技术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方便古籍保存
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最早载体是竹筒和丝帛,但由于经历长时间的岁月侵袭,加上气候潮湿以及虫害等因素,许多考古挖掘出的竹简和帛书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给古籍复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毕昇的造纸术极大改善了古籍的保存整理,我国目前见到的古籍大部分是纸质的形式。但纸张仍旧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媒介,怕水怕火、怕虫鼠啃食,再加上由于氧化会泛黄、脆化,因而许多古籍中的珍本、善本、孤本需要非常谨慎的保存。数字化图书馆的诞生,很好的解决了古籍保存的媒介问题。不少古籍被拍照,或经过扫描仪,生成数字格式,利用计算机刻录到光盘里,或直接进行存储,有效保护了一些珍贵文献。纪晓岚编纂的《四库全书》多达36000多册,在保存时要经常防晒、防潮、防霉、防虫鼠,工作冗繁,刻录成光盘后,只有150张左右,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也很好的达到了保存目的。
(2)便于古籍的使用
卷帙浩瀚的古文献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古籍本身的历史文物性、学术研究价值以及艺术代表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和生产、科学发展有着巨大帮助。但由于许多古籍属于比较珍贵的资源,各大图书馆对其以文物的形式进行保管,借阅制度非常严格。这样造成不少古籍成为了图书馆中不可触碰的展览品,普通人几乎无法使用甚至见不到原本,这为读者借阅和研究带来了不便。再加上古人的语言文字习惯与现代人不同,采用竖排繁体字和古代汉语,单单是检索资料的工作量就比较大。数字化图书馆将许多古籍数字化、资源化,设置了界面友好的检索系统,提高了人们查阅古籍分类信息的效率。另外借助数据库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包括在线阅读、查询、下载等综合服务。古籍数字化还能帮助学者尽快排除无效信息干扰,在最短时间内筛选出有用信息,无需把时间精力浪费在阅读与课题不相关的书籍文献上。
(3)提高古籍管理效率
古籍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目录编辑、版本鉴定、摘要总结、索引卡片制作、修复保护等,数字化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图像扫描和编辑、数据编译和存储、全文录入和格式转换,以及同其他各种相关信息的互联等。乍一看来,工作量大了很多,但这些完全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扫描仪等工具完成,方便快捷。古籍整理不在局限于一本本书,而是细化到每本书的每一页、每一行、每一个字。数字化图书馆建立对管理员有着很高的技术和专业背景要求,这从侧面极大促进了图书馆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好的推动了数字化图书馆飞速发展。
2.古籍整理数字化进程中的问题
(1)数据格式有待统一。
现如今参与中文估计数字化整理工作的机构不胜枚举,这造成目前许多古籍数字化产品“五彩缤纷”,文件格式混乱,大多数都需要专用阅读器才可以使用,极不方便使用和推广。中文估计数字化产品的格式,除了最常见的txt、doc、html外,还有edk、edb、exe、wdl等。北京安亿友公司“二十五史”采用exe格式,超星公司电子图书馆使用PDG格式,山西省图书馆的“地方志”采用PDF格式,而PDF和PDG需要专用软件才能阅读。此外,不同单位在编纂数字化产品目录格式、著录条款、编目软件和使用字库等,也都有很大差别,这种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古籍数字化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因此,应该由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牵头,联合全国一些有影响力的大中型图书馆一起商榷,吸取多方宝贵经验,确定一个古籍数字化的统一格式标准和标引方法,研发固定的古籍电子目录格式和在用户端方便使用的系统,统一古籍数字化标准和规范,最大程度上发挥古籍数据库的作用。
(2)古籍数据库分类方法庞杂。
中文古籍纷繁富丽,内容庞大,概括的讲,可以按照经、史、子、集构成分类主体;但是,建立古籍书目采用哪种标准分类法一直没有得到共识。手工编目时,常用的分类法主要有《四库法》、《人大法》、《中图法》、《刘国钧线装书分类法》等。有些书馆甚至采用多种方法编目,如线装善本用《四库法》,善本以外的普通书目用《中文普通线装书分类表》。古籍分类的不统一,对于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共享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当前,学术界多数专家主张采用《中图法》或《四库法》。《四库法》历史悠久,继承了古代图书分类法的精华,分类体系相当完善,学术研究方面可以起到“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不过《四库法》分类不细致,近代出现的一些自然科学类书籍无法用《四库法》分类。值此背景下,《中图法》出现了。它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订,科学性好,体系明确,编制技术先进,符合广大读者的检索习惯。但考虑到中文古籍通常文史哲不分家,因而有的估计不适合用《中图法》进行分类。所以对于古籍编目来说,不能简单的说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它们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在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中,可以尝试两者结合,对一部估计既可以著录《中图法》分类号,也可以著录在《四库法》中的类目,形成两个独立的分类检索体系,完善古籍分类。
(3)优化管理员梯队,加强资源共享
图书馆进行古籍整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文献学、图书馆学专业出身,或者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老年者,他们一般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比较陌生。因而在古籍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一些掌握高级计算机技术的人员,与他们合作共同进行古籍数字化工作。再者,古籍数字化后的管理工作也相当复杂,要建立一个运行稳定的古籍资源库,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收藏方、投资者、管理方也要通力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准、高效率的古籍信息数据库。就当前趋势而言,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古籍数字化项目和各大高校、地方图书馆基本建立了数据连接,成功实现资源共享。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和西部,因为经济发展滞后,网络架构不便等原因,还尚未建立数字图书馆的连接。所以,加强地域间的合作,也是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条件。
A2彩色改版具有平板传感技术和自动升降扫描平台的生产型扫描仪
新改版的book2net(柏耐)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是专为生产领域研发的。此款型号的特殊处在于具有自动升降扫描台。压力传感器在整个扫描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护敏感易坏的文档不受损坏。另一个特殊处在于自动控制玻璃盖可以平均的在文档上分配压力。
400 dpi 光学分辨率
扫描时间:0,3 秒 扫描速度,1,9秒扫描周期
最佳色彩再现的光控系统
12cm扫描深度
原件的扫描平台可达到601 mm x 457 mm
自动玻璃盖开关设置
有无玻璃盖都可轻松操作
自动调解扫描平台高度设置
专为数字化中心的使用而设计的专业的生产软件
平板传感器技术的数字化理念
相对传统线性传感技术平板传感技术更注重色彩的质量,景深,噪音的平衡,以及无可比拟的扫描速度。
高级的景深技术可以使扫描延伸至书籍折页以及文档倾斜的边缘,与此同时扫描仪仍可提供完美的OCR识别。
www.book2net.com.cn